梵高从未去过日本,却做着一个日本梦

阿姆斯特丹——在法国普罗旺斯柔和清晰的阳光下,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看到了日本木刻版画中的清澈天空。法国风光里的杏花、鸢尾花与盘根错节的树木让他联想起那些在京都绘制的自然风景。在阿尔咖啡馆的当地人身上,他看到日本艺妓与歌舞伎的影子,而那是一个他从未去过的国家。

“亲爱的弟弟,你知道,我觉得自己好像在日本,”1888年3月16日,梵高在定居阿尔不久后写信给弟弟提奥(Theo)。

到六月份,他开始敦促提奥和巴黎其他印象派艺术家加入自己的行列。“我希望你能在这里度过一段时间,你会感觉到的,”他写道。“一段时间后,你的视野会发生变化,你会更多地以日本人的方式去观看事物,以不同的方式去感知色彩。”

据展览目录描述,梵高在《自画像》(Self-Portrait,1888)中,把自己画成光头的样子,眼睛略带亚洲人特点,仿佛一位日本僧侣。
据展览目录描述,梵高在《自画像》(Self-Portrait,1888)中,把自己画成光头的样子,眼睛略带亚洲人特点,仿佛一位日本僧侣。

在至少一年的时间里,荷兰人梵高在普罗旺斯做着他的日本梦。梵高博物馆馆长尼恩克·巴克(Nienke Bakker)说,这不是妄想,而是把他心目中理想化的日本景观投射到法国风景当中去,非常有想象力。19世纪,对日本美学的狂热席卷欧洲,被称为“日本主义”,梵高也受到了冲击,这股风潮还感染了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 )和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等画家。

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与三家日本博物馆合作举办了“梵高与日本”(Van Gogh & Japan)展览,迄今最全面地探索了梵高从日本主义中所获得的灵感,展览将持续至6月24日。它追溯了梵高早年对出口到欧洲的日本浮世绘的迷恋——浮世绘是一种印在手工纸张上的彩色木版画,于19世纪末开始在欧洲流行。该展览也显示出梵高如何将日本艺术元素逐渐融入自己的风格。

《卧室》是梵高博物馆馆藏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使用紫色、蓝色与黄色的对比,这在日本木版画中非常常见。
《卧室》是梵高博物馆馆藏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使用紫色、蓝色与黄色的对比,这在日本木版画中非常常见。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种灵感的启发,他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该展览的四位策展人之一巴克(Bakker)这样评价日本版画的影响。“它确实帮助他找到了他那种众所周知的风格,”她补充说。“他确实选择了这种方式作为自己的方向。”

这场展览的规模很大,超过之前在东京、札幌和京都的巡展,囊括了梵高几乎所有直接或间接参考日本艺术的重要绘画作品。一同展出的还有约50幅日本版画,它们在梵高独特风格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还有一些日本漆器和绘画卷轴。

《艺妓(仿英泉)》(Courtesan [After Eisen]),可以追溯到梵高在《巴黎绘画》(Paris Illustré)杂志上看到的封面。
《艺妓(仿英泉)》(Courtesan [After Eisen]),可以追溯到梵高在《巴黎绘画》(Paris Illustré)杂志上看到的封面。

梵高初次接触日本版画是1885年在比利时港口城市安特卫普工作期间,据他描述,那里的码头上有许多日本器物:它们“美好、奇异、古怪”,他写道。

梵高博物馆此次展览的展品大约始于一年之后,当时梵高搬到了弟弟在巴黎的公寓,认识了出售日本艺术品与装饰品的德国艺术经销商齐格弗里德·宾(Siegfried Bing),他的阁楼里塞满了价格公道的日本木刻版画。

他很快以几分钱一张的价格购买了大约660幅版画。巴克说,一开始,梵高举办了一次展览,试图转售这些版画,但没有成功。于是他就把它们挂在自己工作室的墙上,从中获得灵感。其中约500张流传至今,成为梵高博物馆的永久收藏。

梵高的《雨中的桥(仿歌川)》(Bridge in the Rain [After Hiroshige]),是模仿歌川广重的一幅版画。
梵高的《雨中的桥(仿歌川)》(Bridge in the Rain [After Hiroshige]),是模仿歌川广重的一幅版画。

一年后,梵高搬到阿尔,那时他已彻底迷上了日本。他写信给朋友保罗·高更(Paul Gauguin)说,在从巴黎出发的火车上,他反复查看窗外,“看看‘是不是已经有点像日本了’!孩子气,对不对?”

“在阿尔的第一年,一切都和日本有关,”巴克说。“后来,在他崩溃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仍然提到日本,但它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他欣赏的性质变了。它融入了他的风格,但已不再是他的艺术模板。”

这种影响更加微妙,在他的技巧中变得更加隐蔽。比如,他有时使用对角线的方式划分画布,而不是像西方绘画中经常使用的那样使用水平透视平面。他让大量斜线布满画面,就像他在日本版画中看到的那样。

《摇摇篮的女人(奥古斯蒂娜·鲁林)》(Woman Rocking the Cradle [Augustine Roulin])直接模仿了豊原国周的版画。梵高受这幅版画以及其他日本版画的影响,用花朵充当背景。
《摇摇篮的女人(奥古斯蒂娜·鲁林)》(Woman Rocking the Cradle [Augustine Roulin])直接模仿了豊原国周的版画。梵高受这幅版画以及其他日本版画的影响,用花朵充当背景。

也许日本梦已经做完了,但他对日本的迷恋并没有结束。这个展览的日本策展人圀府寺司(Tsukasa Kodera)30年来一直在研究梵高对日本的兴趣,过去六年中,他研究了梵高生命的最后阶段。

“他对我们的文化感兴趣,这对日本人来说很有意义,”圀府寺司说。尽管梵高的艺术直到几十年后才开始在日本被广泛复制和观赏,但他说:“日本人也同样拥有梵高的视野与梵高的梦想。正如梵高想象日本这个国家,日本人也在想象梵高。这是一种双向的想象视野。”

 

(源自:纽约时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