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诗社】三木论诗:文言文已成历史,唐朝肯定回不去了

作者: 三木

.
读了诗评人回头看看,似乎还要梦回唐朝 的诗评,我也有话想说说。在我看来,  这篇诗歌评论无视中文新诗歌潮流涌现大势,基本上否定了当代新诗。其观点代表了不懂新诗的部分读者吧。

 

poetry-in-garden-web11

现在已经是白话文时代了。若以文言赋律诗词来衡量,当代所有的白话诗文岂不都是粗鄙不堪?

连文言文都成历史了,唐朝肯定是回不去了。

所以,经典读得多,若没有消化好,就看不见文学的未来。

其它艺术也是一样。若只沉淀在古典音乐中,又怎能欣赏流行音乐(rock, rap, pop, beat…)之美呢?

若只认可米开朗基罗,又怎能认可毕加索?

若只能欣赏中国古代山水写意画,又怎能看懂现代派/后现代派绘画?

当代汉语新诗发展到现在,虽说同是汉语文字,虽说字词意义是一脉相承,但是,新诗基本上脱离了旧体诗的“意象体系”,逐渐在形成当代汉语的新的意象。


这些意象,与这个时代生活特色息息相关。

与传统旧体诗词意象的“统一化/典故化/普遍化”的特点相比,当代新诗的意象,明显呈现出“自由化/时事化/个性化”的特征。

正因为如此,当代新诗才会呈现出明显反叛文学传统的特征。

文学的审美标准/框架,是随着历史年代的变迁,而逐步变化的。

如同文字的演变一样,字的构造,笔画,字义,都随年代变迁而变迁。

字体由最早的甲骨文、到金文/鍾鼎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繁体、简体。

表义由象形、到指事、形声、会意、专注、假借。

字义由本义、到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诗歌,是语言探索的先锋。

汉语诗的演变,也有同样的历史。

最早的诗,就是来自歌。而最早的歌,是来自人类生活中的语言感叹。感叹,是因为人的喜怒哀乐需要表达。心里的情感喟叹,在古代叫“志”,喊唱出来叫“歌”,写成文字就叫“诗”。


所以《诗经》毛诗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最早的诗歌从文字可考,应该是《周易》中的爻辞,多是夏商周积累下来的占卜卦辞。

然后,孔子收录编辑当时天下的诗歌成《诗经》,而后到屈原宋玉的楚辞、汉赋、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元曲,以上称为古体诗。

而后五四白话文运动,催生出来了白话文现代新诗。


新中国改革开放,出现了朦胧诗,当代诗,直至现在的诗歌潮流重新涌起:我姑且称呼为:后现代(当代新)诗。

从汉语诗的发展看,古体诗词在明清以前,都应该是诗歌不分家的,也就是说,是韵文诗,配合各自的音乐曲,唱出来。

可以看到,从爻辞到当代新诗,每个时代的诗歌,从形式到意象表达,都有明显的变化。

诗歌的审美标准,在不同的诗体时代,都不相同。

因为,诗歌,是语言的探路者,是语言张力表达的先锋。

譬如:某种词语搭配,若不符合那个时代的语法规范,就不能用在小说/散文中。但是,不符合常规语法逻辑的词语搭配,用在诗歌中却是可以的。因为,相对于小说/散文/戏剧等其它的语言文学形式而言,诗歌一直是语言表达方式的探路者。

诗歌,一方面,提炼着一个时代的语言,使语言表达经典化;另一面,拓展着一个时代的语言,使语言表达推陈出新。

当代新诗,出现了大量的让诗外的读者感到“生冷”的意象,甚至出现解构汉语语法、打乱语言习惯、反叛传统语言表达的趋势,往往让诗门外的一些读者,困惑不解。

这是因为,语言文学,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现实的反映。从更广的社会环境讲,新诗的这些特点,反映了这个时代是个大变迁、大更新的时代。


从诗歌表达本身看,当代新诗是因时代要求/或引领时代的表达需要,而在破旧立新,累积起适应未来的“意象体系”—-新诗表达体系。

当代新诗出现的这类文学现象,若拉大到千年的文字文明演化历史长河中,就很好理解了。

 

(2018年2月12日)

Related image


相关链接:

【桃源诗社】诗评:回头看看,似乎还要梦回唐朝

标签:
4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