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下,一样的空气我们呼吸

“太阳出来罗喂,照亮我,也照亮你,一样的空气我们互呼吸,这世界,我和你生活在一起。……”

这是80年代的广受欢迎的少女歌手、洛阳姑娘程琳演唱的《熊猫咪咪》中的歌词。

去年的某一天,心血来潮,兴致勃勃在小学同学的QQ群上顺手写下了这几句话,来替代平日说的“早安”、“Good Morning”。

不料,生活在洛阳的小学同班一女生立马回复道:“今天我们这里是雾霾!”

小学班长也很快发上一张雾霾照片,说“感觉像是世界末日!”

我一时张口结舌,不知说什么好。

那天,奥克兰的天真是蓝啊,蓝得那么纯粹、明媚,甚至有些刺眼,好像舞台上灯光打出的蓝得不真实的幕布。

摄影:毛芃

同一个太阳,同一片天空,可是,天空的颜色各不相同。

想起前两年去上海,一个星期没见过蓝天。我有些担心今后的中国小朋友们会不会失去了对蓝天的概念。

柴静的记录片《苍顶之下》让我知道我并不是杞人忧天。

这是2004年柴静采访一个小女孩的图片,图中的小女孩说她没有见过白云,见到的天不那么蓝。

十年过去了,中国的环境情况只比那时候更糟,动不动就半壁山河蒙尘,关于雾霾的段子也是漫天飞。

印象最深的一个段子是:“早上一拉开窗帘,我以为我眼瞎了!”

网络上,有一首刘咚咚根据汪峰的《北京北京》填词的歌曲《北京北京(大雾版)》,歌手Walker唱得撕心裂肺,令人动容。

“谁在雾里奔波,谁在雾里哭泣,谁在雾里挣扎,谁在雾里窒息”

……

2014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场APCE国际会议,让北京人短暂头顶蓝天数日,富有幽默感和自嘲精神的北京人把蓝天命名为APEC(爱陪客)蓝。一个名为“味道东西”的北京作者在一篇流传很广的调侃文章《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中,把APEC蓝称为“美得令人掉泪的梦之蓝”。

摄影:定居新西兰的美国摄影家Trey Ratcliff

“原来,清澈蓝天中的呼吸可以这样心旷神怡;原来,没有灰尘的色彩可以这样灿烂绚丽;原来,北京可以是这样的……”

知道我定居在一个天很蓝、云很白的国度,每次回国,国内亲友们都很希望我能欣赏到祖国的蓝天。

记得一次离开北京时,姐夫傍晚在雨中开车送我去机场,他说:“如果你明天走就好了,雨后的北京通常会是蓝天!”

在开封,表叔在屋外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让我快出来看。我走出门来,顺着表叔喜滋滋的表情和手势往天上看,啊,是蓝天!

下面这张图片是去年12月22日的洛阳-我的故乡。没有雾霾的洛阳,天还是相当蓝。或许这比较难得吧,一小学同学把所拍的洛阳拖拉机厂门前的照片发到了QQ群上。

摄影:德亿

在北京,APEC蓝也还是会出现的,比如今年大年三十那天,北京的天就很蓝,拍下这张照片的北京姑娘告诉我,可能是因为大量北漂们都回家乡过年了。

摄影:刘娟

在中国,天空的蔚蓝,似乎已成为不寻常的景致。

2015年3月2日,我的一名亲友开车从新疆库尔勒到一偏远县城公干,一路上不停地发照片。照片上,背景越来越黄沙弥漫,我不禁为他的安全担心。

亲友说,春季里,这种状况在当地已经是常态。

我有些震惊。新疆,那不是千百年古诗中歌咏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群”的地方吗?还是少女的时候,我就会唱《我们新疆好地方》。

图片由亲友提供

“太阳出来罗喂,照亮我,也照亮你,一样的空气我们呼吸,这世界,我和你生活在一起。……”

同一个太阳,同一片天空,人类同呼吸,共命运。可苍穹之下,我和国内的亲友们无法共享这本该享受的同一片蓝天。

这也是为什么,柴静团队制作的纪录片《苍顶之下》让我的心为之震颤。

 

标签: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