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英雄勇救少年流血又流泪,人间正剧何以被“反转”为华人内斗

作者:毛 芃

2024年6月30日早上8点多,我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发表了题为《华裔少年公交车上被恶妇铁棍打掉5颗牙 75岁华人长者见义勇为救少年》的文章,文章引发巨大社会反响,引发新西兰英文媒体和政府以及警界的高度关注。不过,这巨大反响中也参杂着个别居心不良者的呱噪,把好好的一出见义勇为的人间正剧搞成内斗,让老英雄蓬莱秋月流血又流泪。

一、文章引发媒体和各界关注

自2004年起做记者20年,我写过文章无数,唯有这篇文章的影响力呈瞬间爆发状。6月30日文章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后,电话不断,各种评论留言和讨论潮水般涌来。

文章发表的第二天7月1日,新西兰主要英文媒体NZ Herald,Stuff、OneNews、Newshub都纷纷予以报道;7月2日,新西兰电台(RNZ)中文部亦做了报道。

7月1日上午,NZ Herald报道了Jason巴士遭袭消息

7月1日星期一,警方对媒体表示表示,绝不容忍社区发生此类犯罪或恐吓行为,还说“正在为受害者提供支持,并在努力寻找肇事者。”

7月2日星期二,中国的南方都市报、红星新闻、环球时报的记者分别同我联络,了解Jason案情的相关情况。

7月3日星期三,新西兰交通部长Simeon Brown 会晤受害人一家,该消息成为当晚电视新闻头条。

7月4日星期四,奥克兰市长Wayne Brown发表声明,要华人社区相信“警方会竭尽所能将暴徒捉拿归案”,市长还承认公共交通安全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承诺”市长办公室将会同奥克兰交通局、警方和其他相关部门共同解决好这一问题。“

7月5日星期五,奥克兰警方公布涉案女子照片,希望公众提供线索,协助破案。

16岁华裔少年奥克兰公交车遇袭,也旋即成为国际新闻,中国大陆官媒、港媒和新加坡媒体都纷纷报道,甚至前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也加以评论。


二、前华裔媒体同行的反应

新西兰华人对这一事件的的反响尤其强烈。文章发出一个小时20分钟,远在中国探亲的前媒体人、老友立言发来一篇充满力度和饱含真情的短评。

她说:“要知道Jason是代我们生活在新西兰的全体华人受害 – 那个手执铁棍行凶的恶妇骂的是 ‘Chink’,受害者可能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

“要知道我们需要面对的绝不止是一群丧心病狂的种族主义者,我们还要正视新西兰对犯罪者过于心慈手软的法律和舆论!我们要发挥华人群体的力量,去游说那些国会议员;我们要组织游行抗议,对种族歧视者大声说‘不!’,国会的立法者应修改法律,加强对犯罪者、特别是屡犯不改者的惩罚力度!”

6月30日发文当天,一位前奥克兰媒体同行致电给我,提出以下建议:

1、希望通过媒体影响力,敦促警方尽早找捉拿施害者,使之得到应有惩罚

2、联络奥克兰交通局,要求调查涉事巴士司机是否有失职之嫌;因为他非但不帮受害人报警,还赶受害人下车、并试图擦拭巴士上的血迹。

3、推动华人协会以及整个奥克兰华社就此案展开讨论,树立公民意识。巴士上华人乘客的表现往“小处说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往大处说是缺乏公民意识。”

与此同时,读者、网友们对75岁的老英雄蓬莱秋月的的敬意犹如滔滔江水,有网友甚至为“蓬莱秋月”写了一首小诗;还有网友将他和不久前在苏州一暴力行凶案中为救他人而献身的胡友平女士相提并论,称他们“为这个族群挽回了一些面子。“


某网友给Bernny 曾向华的留言。6月29日Jason被袭第二天,Bernny 曾同其他热心网友和蓬莱秋月与我一道去Jason家看望Jason,我采访全程他都在场。

三、“反转”噪音,7月1日开始

然而,就在新西兰华社群情激愤、希望早日捉拿殴打华裔少年Jason的凶手之际,奥克兰华社开始出现一股噪音,一股邪气亦开始升腾。

7月1日晚,奥克兰Pakuranga 华人协会赵某在协会的会务信群中发帖说,”新西兰中国退役老兵协会”东区老兵会员 – 70岁的温先生也参与了搏斗。

赵某发的消息转述了温先生的说法:“看到有打斗情况,我立刻起身从后排到前车援助。泼妇被勇为者(一华人老哥)勒着脖子后,两人即倒在地上(车还在行驶当中),愤怒的华人男孩满脸是血,拳头猛砸泼妇,我怕闹出大事,先出手抢夺泼妇铁棍,可泼妇力大双手死死地抓住铁棍,我一个人的力气还夺不下来,就喊男孩停拳抡打,一起夺铁棍,经我们两人奋力夺下了铁棍。勇者华人哥,见铁棍已被我俩夺到,可能认为泼妇没有了铁棍,闹不出大事,于是他就放开了泼妇。”

从温先生的自述来看,他是在蓬莱秋月同恶妇搏斗开始之后,同Jason一起夺下了其手中的铁棍。

流传出来的奥克兰Pakurang华人协会会务群的群聊记录显示,蓬莱秋月先生对此解释说,当时”已经锁住了她(恶女)的喉咙,右手用手机砸她的的头和脸,因为右手臂一直在上下动,遮住我右边视线,没有看清当时右边人员的情况。…… 因为当时的确很乱,我也浑身冒汗,无力再细看周围了。“

不过,蓬莱秋月先生还是非常大度地在微信群里对温先生表示歉意,因为他确实没有注意到温先生的参与。

微信群的聊天记录显示,有人声称”毛芃的报道与事实不符,对华人群众伤害极大。” 蓬莱秋月先生对此回应说,他联络我报道此事,是希望“引起华人社会的注意,新西兰社会对这个事情的关心,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蓬莱秋月先生还就群里个别人对我的指责做出强硬回复。他说:

此外,蓬莱秋月先生继续在Pakuranga华人协会会务群尖锐批评涉事公交车上华裔乘客的冷漠。

我们华人子女受到如此大的伤害,至少我们华人(乘客)男女老少都应该站出来,哪怕喊叫几声,支持一下孩子,造成华人强大不是好欺负的(印象),哪怕陪孩子说说话,安慰一下孩子也好,都一句话不说,悄悄地走了,哪怕和我说一句话,也对我是个安慰吧!该下车了,哪怕怕怕肩膀,一个眼神安慰孩子一下。都走了,留下孩子一个人,这对吗?还是中国人吗?你家的孩子街上遇难,别人这样对他,你怎么看?”

肖志鸿也在这个微信群,蓬莱秋月先生的这些话,他不会看不到。

必须说明的是,无论是我6月28日事发当晚的电话采访,还是29日在Jason家的面对面采访,16岁的受伤男孩Jason和75岁的蓬莱秋月先生都没有提到有他人参与同恶妇的搏斗。29日的采访,Jason和蓬莱秋月同时在场,Jason父母等多人在场,全程有电话录音。

7月1日当晚,Pakuranga华人协会赵某在协会会务群的帖子被人在不同的微信群转发,一些人开始对毛传媒进行攻击。有人暗指毛传媒“乱带节奏、歪曲事实,制造仇恨”,“应该进行打压”。

某人7月1日晚在一个微信群的发言

同是”平安社团“群群友的Bernny曾向华对此予以批驳,直指一些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挑动内斗。“


7月2日下午,Pakuranga华人协会会务群的群聊显示,有人贴出匿名文章 – 《反转了!新西兰公交车华人遇袭事件不止一人勇斗歹徒》,文章随即遭到当事人蓬莱秋月先生的痛斥,他严厉指责作者引导华人内斗!


7月2日当晚,自称是“新西兰公务员”、同新西兰政府“有关系”的肖志鸿在其个人微信公众号(魔王时评)发出该文。肖在文中利用了蓬莱秋月在Pakuranga华人协会会务群的群聊中所表现出的大度和善意,声称蓬莱秋月先生“承认确实是有温先生和其夫人上前帮忙争夺恶女人的铁棍。“

就在7月2日中午,我曾分别联络了当事人Jason和蓬莱秋月先生,询问是否还有其他人参与搏斗。Jason说:”这个没有印象了“, ”当时一打起来什么都不记得了。“当然,他是记得蓬莱秋月”大爷“的。

在新西兰英文报纸 《新西兰先驱报》(New Zealand Herald) 和新西兰电视台 Newshub 的相关报道中,Jason都说只有一位乘客挺身而出帮助他。

在新西兰英文知名媒体NZ Herald的采访中,被采访的Jason也是说只有一人帮他

肖志鸿在他的文章中声称《新西兰先驱报》这篇报道在脸书的评论中,“几乎没人关注这位75岁的英雄的事迹,全都去批评其他乘客冷漠。而华人论坛里也是一样,新闻焦点全集中在了同乘公交车的其他华人了。”

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和卑劣的挑拨离间!一个重大公共事件被媒体报道,不同的读者自有不同的观感和解读,看看毛传媒微信公众号文章对这一事件报道的众多读者跟帖,就能看到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毛传媒读者群的讨论中,有对涉事公交车司机是否履行了工作职责的质疑;有对受到攻击时如何防卫才算正当防卫的讨论;而批评车上乘客的冷漠,只是读者们关注的其中一部分内容。


7月3日星期三,我结合Jason 公交车被袭案,就“自我防卫“和“合理自卫”话题采访新西兰皇家高级检察官(Senior Crown Prosecutor)Brett Tentrum。

可笑的是,肖志鸿在其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告诫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这样的媒体”,要求其”应该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应该在所有涉及华社的新闻上有独立的采访取证和真相调查“;他还赞扬新西兰电台记者陈柳(Liu Chen)的报道”不炒作、不撒谎、不吃人血馒头“。肖志鸿这位满口文革语言和做派的所谓新西兰”公务员“,是把自己当成新西兰”新宣部“部长了吧!


就在7月2日肖志鸿发文攻击我的当日,微信群中流传一篇名为《疾风知劲草》的短文,作者”险峰“,一位我不认识的网友,公开表达对我所做的报道的支持。


”险峰“网友在其文章中,”切望有各种不同声音的华胞在见义勇为的旗帜下拧成一股绳,共颂英雄,共襄义举,共呼团结,共筑安宁,别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7月3日,蓬莱秋月先生在奥克兰Pakuranga华人协会会务群中也表示华人要团结,他说:”不管是香港人,台湾人,新加坡人,马来人,大陆人,泰国人,柬埔寨人,越南人只要说中文,亚洲人面孔都是我的朋友,也是我们华人协会的会员和朋友,……我们四分五裂,华裔之间互相攻击,正是那些汉奸卖国贼走狗盼之不得的。“

同一微信群的肖志鸿发出挑衅性的跟帖,说:“蔡英文李登辉也是台湾人,他们是不是你朋友?…… 你会不会跟蔡英文陈水扁聚会?去‘团结’他们?”

肖志鸿甚至声称”有人想独吞名誉”,矛头直指老英雄!

莱秋月先生则回敬肖志鸿“不要在新西兰当搅屎棍,把华裔搞得四分五裂。”

他说:“你不应该在新西兰普世价值国家,……带着你的孩子、家人去你想去的地方吧!”

与群友们的微信交流中,老英雄写道:“气得我这两天失眠、睡不着觉,天下还有这样的事,这样的人?这是朗朗乾坤吗?”

在同友人的私信中,蓬莱秋月先生说:” 如果不是我拍那几张照片,Jason的伤口、那12毫米直径的1米长铁棍,有谁相信呢?不找毛女士及时采访,谁知道这个事情呢?对吗?真很伤心!希望调录像。“


四、尚未看到相关证据

我那篇Jason公交车被袭击、75岁老英雄见义勇为的文章发表于6月30日,到今天(7月7日)为止,有关温先生参与打斗、帮Jason从恶妇手中夺下棍子的说法,所看到的都是温先生的自述;两位涉事人 — Jason和蓬莱秋月都说没有留意到,但他们并不否认在紧张搏斗中可能有人出手相助。蹊跷的是,涉事公交车上的十几位华裔乘客没有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就此表态。在人人有手机、遇事习惯用手机记录并上传社交媒体的当下,除了蓬莱秋月先生在公交车上拍下的几张照片外,至今没有看到任何现场流出的其他照片。而依据微信群其他人转述的温先生的说法,他本人并不想就此事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而我本人已经于7月3日在微信朋友圈表示:“毛传媒相信温先生参与夺棍所言不虚,在此向温先生表示敬意!”

可悲又可笑的是,7月6日,奥克兰Pakuranga华人协会原定的对蓬莱秋月先生的表彰活动因故取消。据内部传出来的消息,取消的原因之一是我的报道“不实”,蓬莱秋月并非唯一的救人英雄。

我的好友、坎特伯雷大学任教的七月博士闻之长叹:“啥啥都是一地鸡毛,一场人间正剧非要闹得群魔乱舞地收场才罢休吗?!”


五、对于“反转”噪音的评论

对于所谓的“反转”噪音,不少读者朋友做出了睿智的评论。

Judy H:

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要介意一些不同的声音。根据当事人的采访做出的报道应该没有问题,不可能要求记者的初步采访完全反映当时的情况。温先生当时也可能是出过手相帮,但显然不是很明显地站出来,否则Jason 和蓬莱秋月先生不会不记得。

红草莓

除了那位在事发之后几天自称帮忙的人外,目前没有别的证据支持。不敢说一定没有,但在看到证据之前,也很难说一定就有。那些要求实事求是报道的,你倒是拿出照片或监控证据,或其他目击者的描述,让大伙相信确有其事呀!

何方神圣

袖手旁观的行为值得唾弃,我不觉得有什么不能讨论的,也不会因此抹黑所有华人。

如果有人认为报道了此类事件就是整个华社的耻辱,那也太小瞧华社了。民族自豪感不是这么使用的。新西兰本地媒体同样报道零元购,报道黑帮犯罪,也没有KIWI动不动就觉得Kiwi们受耻辱了。美国前总统都能被起诉,也没有美国人就觉得美国被抹黑了。不可能天天都歌舞升平的,如果报道这类案件可以让我们自省,那是好事。如果都觉得没所谓,那才糟糕。

高宏志博士

为什么真相离我们如此近而又如此远,是人的价值观和先入立场起了过滤作用。跟风博流量甚至曲解的报道只会离真相越来越远,根源还是缺乏正义!

Ben

本来,毛芃以新闻工作者的正义直觉最先报道此事才会引起主流乃至海外媒体的关注,现在某些人明显以毛芃为针对目标;魔王之流的言论一直在搅乱新西兰华人思想,制造分裂、制造矛盾,现在又这么明显地故意歪曲事实,应该直接让这魔鬼在广大华人面前现形,以免华人社区后面继续受这人的言论蛊惑。


结束语:

拜肖志鸿等人所赐,一场人间正剧几乎被“反转”为一场内斗闹剧。一些居心不良的人,终于让见义勇为的老英雄蓬莱秋月先生流血又流泪。

肖志鸿等人的闹腾,除了让一些人被蛊惑和蒙骗外,也让更多人看清了究竟是谁在煽动舆论、分裂华社、制造事端,是他在分散大家对华人少年公交车被打的注意力,转移大家对问题解决的关注度、削弱华社对推动新西兰治安改善的齐心协力的努力。

真正让新西兰华人社区蒙羞的,是这位自称新西兰公务员的肖志鸿!

近日,一位1944年出生的奥克兰网友在给我的一则短信中表示:“如果说当时公交汽车事发现场考验的是个别人的灵魂的话,那么在事发之后的当下,考验的则是整个新西兰华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