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新西兰零售商采用人工智能与全球电商巨头竞争

为了在全球电商巨头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越来越多的新西兰零售商开始引入人工智能技术。但业内普遍认为,再先进的 AI,也无法完全取代真实的人工服务。

根据软件公司 Monday.com 委托进行的一项调查,在 250 名新西兰零售业决策者中,大多数受访者已经在业务的某些环节使用了 AI。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信任 AI 能在没有人工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整个客服流程。

统计局数据显示,本地零售消费增长追不上通货膨胀,实体店的消费主要靠食品杂货价格上涨支撑。与此同时,新西兰人在线上购物网站的消费却不断增加,像 Temu、Shein、Amazon 这样的平台,比疫情前吸走了更多本地消费。

调查显示,大型零售商把 AI 视为缩小与国际巨头差距的工具;而小型商家则更加担心投入成本、技术更新速度太快等问题。

Monday.com 的行业负责人 Gavin Watson 表示,零售商目前普遍把 AI 用在行政类任务上,采取“试点—改进”的方式,评估哪些环节能提高效率又不影响顾客体验。例如,小型门店的员工可以用 AI 快速查产品成分,提升回答问题的速度。

不同行业使用 AI 的重点也不同:
— 时尚与电商领域多用于客服与库存管理;
— 家居家具行业常用来做产品推荐;
— 食品与饮料行业则更依赖 AI 做销售辅助和库存控制。

营养品零售商 Nutrition Warehouse 的首席运营官 Duncan McHugh 表示,公司已经在电商、HR、市场推广等后台岗位广泛应用 AI,并正在测试内部聊天机器人,帮助员工迅速比较产品、回答顾客提问。但他强调,涉及复杂配方、过敏原和健康建议的内容,仍必须由专业人员审核,不能让 AI 直接面对顾客。

(毛传媒编译)


标签:

你的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