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诗社 · 张员外】玉米缨:代表着大地的情欲

作者:张员外

 

昨天是这山里度过的。早晨,一只山喜鹊把我喊醒之后,又忙她自己的事情去了。院外的芝麻正在开花。前天割去的韭菜,地里又钻出了嫩嫩的新芽。随手摘下一根黄瓜,胡撸了两下,就直接放进了嘴里。虽然还是大暑时节,但山里的早晨还是凉爽的——立秋也快到眼前了。

 

偶尔的山居生活,貌似荷尔德林所说“诗意的栖居”。可我清楚,现代人的所谓诗意栖居,已经演变成一些人眼里田园牧歌般的农家生活——但剔除了锄禾日当午的辛劳,过滤掉了化肥、农药、污水等日夜不停对大地的侵扰。“当那崇高者为我们耕种田地”,此刻,他也无法保证他所耕种出来的食物是崇高、安全的了。

 

所以,真正的诗意的栖居,大概真的只能在诗歌里实现了。

 

所以,真正的歌者,他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可统称为大地诗篇。

 

大地承载了太多,物质的,精神的。既有高山大川,又有砂砾溪流;既有光荣与梦想,也有苦难与哭泣。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多么浅显的道理,又是多么深刻的启示啊!可以说,优秀诗作所呈现出来的心境,都是来源于那颗饱含着爱的心灵。没有爱,何谈诗

 

于是我想起了我们伟大的诗人陶渊明、杜甫。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的,不仅是那即将荒芜的家园,更是要突破心灵的枷锁,就像荷尔德林所说:“但我欲前往高加索!/因为至今我/仍在风中听说/诗人,像燕子,是自由的。”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在当下雾霾笼罩、水源枯竭或蓝藻爆发的江湖岸边,想起杜甫这两句诗,我们的内心又作何感受呢?

 

大地的苦难就是诗人的苦难。当现代文明的迷雾将人们的心层层包裹、呼吸困难的时候,一个有担当的诗人写出的诗句,应该像山间清澈的溪流,滋润斑驳的人间。

 

玉米

摄影    王广山

 

我想

她们应该代表着大地的情欲

 *

蓬勃,顺滑,泥土里

一束一束生长出来的阳光

还可以联想到乳汁、乳牙

以及若隐若现的

天使的脸庞

但她们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花束

甚至,连花这个称谓都有些勉强

更贴近于

被忙碌的世人忽略的乡愁

咿咿呀呀的民歌

黄土深处的怀念

多么残酷——

枯萎即意味着成熟!

一个貌似成熟的男人

返乡途中,跌坐于

大片露出牙齿微笑的青纱帐前

面对既熟悉又陌生的亲人

他羞愧地咧开大嘴

却欲哭无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