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选举】毛芃:华人从政、华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作者:毛 芃

新西兰的华人社区以大陆新移民居多,虽然缺乏民主政治选举经验,但政治热情并不小。这真要拜托新西兰的混合比例选举制即MMP选举制度,让少数族群、边缘社群的心声得以通过选举体系来体现,让华人候选人通过政党排名进入国会成为可能。​

1996年MMP制度实施的当年,新西兰诞生了第一位华人议员黄徐毓芳。这位前国家党议员出生上海,来自香港,在新西兰接受高等教育。2004年,新西兰行动党出现中国大陆背景的华人议员王小选。把一名在大陆接受过完整教育的华人移民推进国家级议会,新西兰在全世界西方国家中开了先例。这,充分说明了新西兰政治的包容性,说明新西兰社会的开明,宽容和民主。

2008年大选,工党通过排名将另一位有大陆背景的华人霍健强推入国会。

2011年大选,国家党将在华社颇有知名度的奥克兰大学学者杨健博士排在能安全进入国会的参选名单上,取代因为违规使用国会旅行津贴而辞职的黄徐毓芳。大选过后,杨博士顺利进入国会。

华人从政带动了华人对于大选的关注,对于政党政策的关注,也带动了投票热情。让国会多一个华人议员成为不少华人选民朴素的想法。

于是,华人候选人成为一些政党不可或缺的人物,连保守的、以不待见移民著称的优先党也推出华裔候选人。

当万绿丛中乍现一点红的时候,是最引人兴奋和激动,民族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据说黄议员当年进入国会的时候,还在国会的台阶上高唱“龙的传人”。但是,当各政党都推出华裔候选人的时候,人们就面临思考和选择了,能代表我的利益的议员究竟是谁呢?

经过对过往华人政治人物的观察,华人选民也在成熟。因为事实告诉人们,不是有华人的政党就不分清红皂白为华人说话,而华人政治人物在行为上其实是很难超越政党利益的。

2008年华人社区万人反犯罪大游行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一个月仨命案,受害者都是亚裔,安全问题成为华人社区关注的大问题。于是,华人在新西兰一百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那么团结一致地、大规模地走上街头,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执政党、向全社会发出了呐喊。

遗憾的是,社会对这次大游行原本可能产生的巨大关注很快就被冲散了。这边厢,执政的工党政府有意在游行组织者的某些不当言论上做文章,以掩饰自己社会治安治理不利所面临的尴尬;那边厢,一些华人社团头头在有着某政党背景的华人协助下召开以洋人媒体为主的发布会,宣布他们不认同游行组织者的某些言论,要与之划清界线。

这也是为何杨健博士当时在接受我的采访时大呼 “痛心疾首”,并竭力强调 “在涉及到华人的团结、华人的形象、华人的整体利益时,不应把个人、团体或政党利益放在华人核心利益之上”。

做记者的这些年,我采访过杨博士很多次,他这句“痛心疾首”,给我印象最为深刻。

总体来说,新西兰是个平和的、种族关系和谐、比较有人道情怀的社会。2002年,工党政府就新西兰早期针对华人移民征收歧视性的“人头税”政策正式道歉。那时候,工党中还无华人议员。几年前,工党政府在执政期间同中国商谈、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极大促进了新中贸易发展,给许多从事两国贸易的商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那时,工党也无无华人议员。

在新西兰,各色政治力量都有生存空间。而政府在顾全大局的同时尽可能照顾弱势、弱小群体,注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华人社区大部分是近一二十年来到新西兰的新移民,特殊的背景意味着华人会有特殊的需求,在国家的立法层面如果有了华人议员,华人社区关注的问题会多了反映渠道,并且是直达立法者。这能促进政坛高层对华社的了解。因此,国会中多几名华人议员,无论如何都是好事,值得鼓励。

另外,政坛多了华人议员,也给了华人选民观察比较的机会,这无形中会刺激他们彼此竞争,脚踏实地地为国家、为社区做更多建设性工作。

随着华社人口的增加,新西兰华人社区也越来越多元化,这意味着华人有了更多不同的政治选择。这从一个侧面有助于提升华人的参政意识和水平,也有助于人们意识到,华人社区的根本利益其实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

(原文发表于2009年9月8日《新西兰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