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友人的葬礼: 不同于中国式的新西兰葬礼

(作者:张慧)从朋友的葬礼出来,思绪一时还停留在“死亡”话题上。其实中国人是不喜欢这个话题的,不知道是蒲松林的《聊斋》看多了,还是传统的民间故事听多了,死亡直接接通的就是“阴曹地府”。一群人低着头垂泣,然后是一片死寂,阴森森的气氛让人坐不住,只想匆匆离去,留下亡者的照片孤零零地摆在那里。至于墓地更是非常不吉祥的地方,所以往往座落在人烟稀少的郊区,除了清明扫墓,大家轻易是绝对不会聚会其间的。

而新西兰的文化似乎截然不同。

GraveyardPics

和洋人朋友们谈起“亡者”,他们想到的大多是天堂,闭上眼睛仰着脖子向天国送上自己的思念。“墓地”作为通往天国的起点,自然就多了几分温馨。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在墓地周围散步,甚至野餐。

移民新西兰十一年,一共参加过三个朋友的葬礼。

前两个都是洋人长辈的葬礼,这种非常西方的形式对于我的中国式认知是个很大的冲击。第一个葬礼是为了纪念一位九十四岁的kiwi老奶奶,我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嬷嬷。这是一位非常特殊的老人家,一生喜欢聚会。当进入九十高龄的那年,突然宣布自己今后的每个生日聚会都一律改成“追悼会”,这样可以让她在有生之年和大家一起回忆自己的一生。为了增加聚会的特色,嬷嬷还设定了聚会的主题,比如其中的一次,参加者必须盛装打扮回到三十年代。嬷嬷的墙上贴满了每次聚会的有趣照片。参加嬷嬷的“生前追悼会”也成了朋友们每年期盼的盛会。

特殊的嬷嬷总能把无穷的欢乐带给大家,她的葬礼自然也是与众不同的。先前的每次聚会都成了大家共同回忆的最珍贵的礼物。争先恐后上前发言的朋友们都沉浸在嬷嬷留给大家的欢笑之中,整个葬礼竟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因为她一生爱好聚会,作为对她的最后送别,大家决定一起为她干一杯。在对伟大嬷嬷的欢呼声中,亲朋好友们和着热泪高举酒杯一饮而尽。

走在回家的路上,心头还是暖洋洋的,逝去的嬷嬷仿佛就在云端,慈祥地注视着我们。

第二次葬礼属于我们的洋人好朋友——爱嘉。爱嘉和丈夫汉斯是我蔬果店(几年前我们在clevedon开的小店)的老客户。他们总是那么优雅地出现在我面前,点上一杯咖啡在店里坐上半个小时。

爱嘉得了一种慢性疾病,活动能力会渐渐丧失。

“有一天当我失去了呼吸的能力,就会离开这个世界。”她平静地看着我,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我只能沉默,因为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幸好汉斯给我解了围,紧紧地他将爱嘉的小手握入掌心。

就这样,这对朋友不定期地走进我的生活。爱嘉日渐衰弱,活动能力每况日下。后来只剩下汉斯一个人匆匆地来,买一些蔬果后,又匆匆地离去。

爱嘉的葬礼也很特别。从开场的音乐到最后的道别,我们完全被汉斯的深情所包围。至今我还能清晰地记得汉斯当日的发言,那是一首送给爱嘉的诗。“她向我走来,给了我整个世界。今天她走出我的世界,去向远方。另一个世界有人高呼:看,她来了!”

丈夫的深情穿越了死亡,妻子成了爱的化身,穿梭在不同的世界里传播着爱。

葬礼后回到自己的小店,总觉得店门随时会被爱嘉推开,因为她仅仅是出访另一世界。

不久前参加了第三个葬礼,那是一位华人阿姨的葬礼。突发的大面积脑梗塞,让充满活力的她来不及和家人朋友道别。就这样默默地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段。她的葬礼非常简短,没有中国式的号啕大哭,也没有西方式的欢声笑语。只让人觉得人生其实很短暂,生命其实很脆弱,一切随时都可以随风飘去一般。

 

原文写于2013年8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