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获诺奖引发对中国院士制度的反思
|84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暨医学奖后,除了获得不少中国人点赞之外,也触发了中国媒体及公众对于中国院士制度的检讨。
屠呦呦虽然因为领导研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屡获国内外奖项,但她先后多次被提名参选中医科学院院士却一直落选。
而且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因此又被称为是“三无科学家”。
党媒提出质问
为此,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旗下人民网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质问《屠呦呦为什么落选院士》。
文章指出,“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文章同时表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人民网》的这篇文章明确提出,“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最后文章总结说,“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院士制度是利益制度”
与此同时,华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鲁白教授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也批评说,中国的“院士制度目前还不是一个荣誉制度,更是一个利益制度”。
鲁教授进一步解释了目前中国院士制度的问题说,“目前虽然院士是选举出来的,但投票者选院士已经不再完全依靠科学成就了。关系、运作和好处成为了一些新的因素。有些人被选上去的时候,意味着有些人被选下来。选下来也是跟这个制度有关系的。”
鲁教授最后建议说,“院士应该回归到一个荣誉,表彰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荣誉的认可并不意味着有很多额外的利益。特别是那些理应通过学术竞争才能得到的利益,这个应该回归学术竞争,把院士制度去利益化。
中国网民评论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不少网民也纷纷发表评论,批评中国目前的院士制度。
其中一位网友表示,“屠老太太获诺奖,等于扇了中国院士制度一个大嘴巴!”
另一位网友也留言说,“尊敬留给屠教授,而膝盖献给两院院士的评选制度,就这个体制,谁不出国?”
更有一位网友更直言说,“中国的这个院士制度早该废除了,多年来就是腐败的温床,对中国的科学发展不仅没有起到任何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科学发展。”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对此持不同意见,其中一位网友表示,“拿诺奖的不是院士引发了群众对院士制度的怀疑和批判,许多批判似是怀疑的惯性所致,充斥着不屈和愤慨。怀疑是很好的精神,但最好在做出探讨或者拿到证据后再来批判,这样的批判才会带来改革和进步。”
新闻人物: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今年84岁的中国著名女药学家屠呦呦成为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得主之一,她也是有史以来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第13位女性。
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市的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一直以来致力于研究在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精华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发掘中药的活性成分,特别在疟疾及免疫疾病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研制开发新药。
创制青蒿素
上个世纪70年代,屠呦呦带领科研组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2011年,屠呦呦曾获得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Lasker 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以表彰她在青蒿素 (artemisinin) 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同年她也曾获得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以及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获得奖金人民币100万元
“三无教授”
她目前还担任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继续从事有关青蒿素的研究。
据网上资料显示,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并在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曾培训中医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不过,据媒体报道说,屠呦呦先后几次被提名参选中医科学院院士,但都没有被选上,一直是“三无教授”。
(源自BBC)
老梅:名字取自“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其终生遂与蒿为缘。岂非命中注定!
阿雄:有学历只代表了学习了别人遗留的东西而已,并不代表能有创新的能力。
白忙乎:诺奖又给党和政府上眼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