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是非边界:《华人头条》采访文章称肖志鸿“维权再挫再勇”
|毛 芃 / 编辑
虽然肖志鴻对新西兰记者的两个诉讼官司都输了,但是新西兰的《华人头条》两次对他的采访文章,挺肖意味浓厚。第二篇文章的标题更直接称他是“维权”,而且还是“再挫再勇”,挺肖可谓旗帜鲜明。
难怪肖魔王自感“虽败犹荣”,称败诉只是“维权不成而已”,律师费权当博“知名度”的广告费了。

然而,正如姚冬蕾女士提供的ChatGPT对《华人头条》采访文章的剖析,该文”将法律败诉合理化、政治化“,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认知操控”; 而将败诉合理化为“荣誉”,是在模糊是非边界,让读者忽视案件的实质。
奥克兰Howick 华人协会会长姚冬蕾说,《华人头条》采访文章回避肖志鴻一再对记者提出诉讼、试图利用新西兰法律钳制新闻自由的本质;同时,“构建肖志鸿因政治立场被打压的叙述框架”,“混淆法律与政治边界,为诉讼失败洗白、并包装为维权不易”,以此为肖博取同情,为后续诉讼或舆论反扑积蓄力量。
采访文章打造肖魔王的“维权”光环,是为了掩盖其频繁诉讼、浪费法律资源和潜在的骚扰本质。
《华人头条》采访文章多次提到“亲中”、“亲北京”身份,指责反对者是“政治站队”,目的是制造“支持我就是支持中国、反对我就是反华”的虚假选边逻辑;煽动身份对立、模糊公共认知,压制反对声音。
姚冬蕾女士说,根据ChatGPT的总结, 《华人头条》采访文章更像是败诉后的一次危机公关,把法律问题政治化,同时夹带政治立场动员与对异议者的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