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给记者车马费,中国特色在伊朗引尴尬

在中国记者行业风行的车马费到了国外会遭遇尴尬。最新在德黑兰发生的中国使馆对当地记者发放车马费的事件,说明这一特色很难移植到国外。

Verschiedene Yuan-Geldscheine (picture-alliance/dpa/J. Kalaene)向记者送红包是腐败行为吗?

据德新社报道,因桑奇号沉没、30名伊朗籍水手丧生以及海上油污灾难,中国驻德黑兰使馆周一(1月22日)召开了记者会。这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份内之事。但是,向参加会议的记者发放车马费,就显得不大正常了,对伊朗记者来说,被赠予现金看上去很有些腐败受贿的嫌疑。这是一件对伊朗记者十分不寻常的事。

伊朗学生通讯社(Isna)主编莫哈达姆(Hesam Moghadam)呼吁,所有收到车马费的记者都应将钱如数交还。这位主编周二给中国驻伊朗使馆写去一封信函,指出伊朗记者不会在采访对象那里收取钱款,这是被禁止的。德新社报道还称,莫哈达姆写道,希望中国使馆今后不要再采取这类行动。

其实那个装有车马费的信封里只有50万伊元,约合10美元。根据中国商务部在其网站公布的咨询,伊朗中等阶层的月薪大约为820美元,因此用10美元行贿的说法并不十分靠谱,它就是中国国内在新闻会前后普遍发送的车马费。不过,这一做法只局限在中国国内,将它移植到国外,就像这回在德黑兰,却引发误解和尴尬。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车马费开始于什么时候。有人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上海车马费之风就已盛行。那时,记者收入很低,前往召开记者会的四星级酒店,不是乘公交就是骑自行车。新浪网上一篇题为”车马费的前世今生”写道,当年,刚进入中国不久的外企时不时在酒店召集一次新闻会,”记者们总乘着简陋的交通工具进入富丽堂皇的星级酒店,脸上十分尴尬。这还是其次,关键是自行车及公交总会造成记者迟到的情况,这更让主办方头疼。””于是,外企开始自掏腰包,让记者坐出租车赶往发布会现场。可是,回去的路费呢?总不能让人家风风光光来落落魄魄走吧。””决定不再一笔一笔给记者们报销交通费,而是一步到位,会前或会后直接发放现金,并规定为100元,也就有了如今的车马费。”

该文写道,公关业在中国兴起后,它们向开发布会的企业建议补贴记者一些交通费及餐费,从而鼓励他们出席发布会。而这份补贴后来也被统一称为了车马费。

车马费给多少,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而言,电视台记者收到的车马费红包最大,接下来是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车马费的前世今生”一文透露,就新闻发布会而言,一般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记者200至500元,电视台记者800至2000元不等。专访的话会给500至1000元。还值得一提的是,车马费有时不仅仅指钱,记者在活动后会收到各种礼物。

车马费算是中国新闻行业里的”行规”,但在外国记者那里往往闹出尴尬。网上可以读到,巴西世界杯预选赛时,一名西班牙记者奉命报道中国队对伊拉克的比赛,顺便参加了赛前的新闻发布会,当然他也得到车马费红包300元。报道赛事之余,这名记者手持三张红色的百元大钞,自拍了个视频,向他的同胞介绍这一中国特色。江西卫视曾以”车马费吓坏外国名记”为标题进行了报道。

(源自:德国之声中文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