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山洞救援奇迹:受困的孩子会否留下心理阴影
|被困在淹水岩洞中的泰国少年足球队及教练,受困九日才由搜救人员发现,但他们目前健康状况良好。
泰国海军发布了一段新影片,显示孩子们目前状况良好;在录像片段中,孩子们裹着保暖毯,逐一笑着介绍自己,做了泰国传统的合十问候手势。
“他们的心理状态都很稳定,这太好了,”参与救援工作的比利时潜水员雷曼南特斯(Ben Reymenants)向法新社表示:“幸运的是,他们的教练一直保持清醒,让孩子们聚拢在一起以保存能量,这救了他们的命。”
目前,救援陷入了困局:要想离开洞穴,孩子们要学会潜水,并在一片漆黑能见度近零的混浊积水中游出,否则就只能等待积水被抽走或退去。但由于泰国正值雨季,这可能要等上数月。
现时食品不再是问题,孩子们也得到了医生的照料,但长期困在黑暗的洞穴之中,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
救援困难
发现受困者的翌日,高能量食品及止痛退烧药等必须药品,已送到孩子们的手上。
“我们将会运送足够的粮食进去,至少够吃四个月,并训练13个受困者潜水,与此同时会继续抽出洞内积水,”泰国军方声明引述海军方面表示。
泰国官员称,受困者大部份没有受伤,只有个别受困者状态较虚弱或有轻微损伤,目前已有一名医生及一名护士进入洞内为他们治疗,并鉴定他们是否适合移动。
此外,潜水员亦运送了大量氧气樽及一些灯光设备入洞,准备在孩子所在的洞室设立简单的基地。
泰国海军两名潜水员亦将留在该洞室陪伴受困者。
心理素质
伦敦国王学院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学家安德亚·丹尼斯(Dr Andrea Danese)解释,短期而言,遇上这种会带来创伤意外的孩子,会变得惊慌、好动及情绪化。
但在这次事件中,长期被困的孩子是属于同一个集体、即同一个足球队,丹尼斯相信这对他们的心理状态有“保护”的作用。
美国弗吉尼亚州瑞奇蒙大学教授唐纳森·R·福西思(Donelson R. Forsyth)亦持同样看法。
“一些过往案例显示,一个群体会集合彼此的资源共同求存,群体共同存活的机会是较高的,尤其是有组织的群体。”福西思说。
过往有很多同类事件,如2010年,智利一群矿工就曾受困地底70日,但此次事件的独特之处在于,受困的绝大部份是孩子。
丹尼斯指出,要协助孩子们接受目前的处境,成人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不论是与孩子们一同受困的教练,还是前往救援的潜水员及医护人员。与孩子沟通时,“清晰”与“诚恳”非常重要,能尽量减少潜在的创伤风险。
“最重要的是,得告诉孩子们,这之后将发生什么。”丹尼斯强调,任何“不确定性”都会对孩子长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此外,成人亦应鼓励孩子说出心中感受,而非掩藏情绪。
有什么长期影响?
对受困者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洞穴中几乎全黑的环境。
牛津大学昼夜节律神经科学教授罗素·福斯特(Russell Foster)指出,没有足够光线去分辨昼夜,受困者的生理时钟会渐渐失衡。
这不只会影响他们的睡眠规律,也会祸及他们的情绪、消化系统及其他身体机能运作。
但福斯特相信,救援人员将会运入灯光设备,模拟外间的日夜,这个技巧在智利矿工营救行动中亦有使用。
即使最终获救离开,受困于洞穴之中的经历,相信会长时间伴随这群孩子。
美国波士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盖立(Sandro Galea)指出,经历过这种创伤的孩子,“很可能出现中长期情绪问题”,包括抑郁、精神紧张及创伤后遗。
盖立估计,受困者当中有三分一到一半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但只要提供适当协助,是可以康复的;但在洞内这段期间,受困者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对他们的长期康复而言至关重要。
(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