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剧中忘掉自己又找到自己:话剧《配•爱》公演前采访亚冰

冰点剧社的亚冰女士我认识多年,她曾在本地一华人电台做过节目主持。几个月前,亚冰带着剧社导演和副导演到我家同一众朋友聊她的新戏,倾听大家的意见。最近在话剧排练过程中,她再次来到我家,同朋友们一起聊这部同爱情有关的戏。

11月23 – 25日,冰点剧社的新剧《配·爱》就要公演了。这部戏是通过未来社会的单身男女的情感故事来演绎和探索现代人的情感世界。

未来的人还要结婚么?未来的单身男女还想结婚吗?

未来社会里,人工智能让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极大改变。许多人不想结婚了,他们不需要找一个男人或女人搭伙过日子,因为机器人会妥妥地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很多女性更是注重享受生活,不愿结婚生子。

可是,一个社会如果人口急剧下降,这可不是好玩的事情。于是,政府采取紧急行动,强行“拉郎配”,给五个不肯结婚的姑娘找男朋友。于是,各种戏剧冲突由此开始。

婚姻,不是未来世界的必需品;可是“爱”依然是人的属性。时代会变,爱情依然会存在,仍会让人或喜不自禁或痛不欲生。

《配•爱》这出话剧的主人公生活在未来,但剧中的人物、剧中的男女关系不会让你感到陌生。因为这部戏是用现代人的视点来探索人的情感世界。

在话剧上演之前,我采访了冰点剧社的灵魂人物、社长和编剧亚冰女士。

亚冰 (毛芃摄影)

下面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记者: 这出戏的女主角都是大龄未婚女子,请问为什么要以她们为主角来创作这部话剧?

亚冰: 我身边大龄未婚女性朋友挺多的,她们虽然没有男朋友,但生活过得挺好。我听说过不少这类女性的故事,就想把她们的生活状态搬上舞台,这会让大家思考一些问题。

 

记者:话剧的名字叫《配•爱》,为什么会起这样的名字?

亚冰:这个话剧的内容很荒诞,故事发生在未来,未来世界的爱情是分配的,是为了完成一种社会责任和义务。

单身女子,可以选择不结婚、不要孩子。但是作为社会成员,必须执行国家颁布的法令。个人自由同社会责任就产生了冲突。那么分配的爱,同爱有关系吗? 这就是为什么这部话剧叫做《配·爱》,剧名是我们的副导演周兆鑫想出来的。

 

记者: 故事背景放到未来,那它是一个跨地域、跨文化、纯粹讲男女关系的话剧吗?

亚冰:传统上人们对爱情有美好的憧憬和梦想,希望爱是永远的,婚姻是爱情的归宿。我们这个剧是想挑战这个观念,真是这样的吗?我们把国界给虚拟掉了,但话剧更多的还是表现中国文化中的人际关系,例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记者:戏剧讲究矛盾冲突,请问《配•爱》的矛盾冲突点在什么地方?

亚冰:这个话剧的冲突点有两个,一是个人的社会责任同自由选择的冲突。未来时代,女性自我意识很强,想过独立的生活。但对国家来说,必须保障人口的繁殖,没有足够的人口,国家就会消亡。因此国家要强迫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必须生养孩子。 而不遵守法律,是要承担法律后果,是会失去自由的。

这部戏的另一个冲突是男女关系的冲突,男女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不同引发的冲突。

女性对爱请通常更有憧憬,希望获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她们相信男女生活在一起的前提是有爱情。

而男性找伴侣可能更注重生理的满足,对精神的东西、灵性的东西可能要求没那么高,如果女性外表让他看了舒服、女方家境过得去、能给他生孩子大概就行了。

 

记者:你说这部话剧主要是表现大龄未婚女子的感情世界。在中国社会,人们通常用“剩女”这个词来形容大龄未婚女子,这个用词会不会人感到不舒服、让人觉得是对女性不尊重?

亚冰:“剩女”这个词是一种流行说法,不是我们发明的。我们这个剧是表现大龄未婚女子的生活状态。我们是想通过这个话剧让人们有些多元思考,思考什么是对的东西;符合常规的东西一定是对的吗?

 

记者:听说你说为了这部戏的创作,还特意去了上海一个公园的相亲角。

亚冰: 是的,我们去那里看了,看了之后非常震惊,那里主要是父母为子女相亲的地方,身高、学历,收入等等外在条件都写在那里,人就像商品一样被挑来挑去,相互比较。不过这个相亲角倒是给了我一些特别的灵感, 我们的剧中也有类似的场景。

在高科技高度发展的未来,当然不用到公园的相亲角去相亲了, 手上电脑一点击,虚拟的影像就会像真人一样出现在你面前,你可以量身高、量臀围,摸摸拍拍,就像买东西一样。这是把结婚对象完全物化,不是当成有血有肉、有情感和精神需求的人。

在《配•爱》这部剧里,有一对老夫妻去给儿子找对象,毫无顾忌地当面对女方说,你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就是年龄大了点。这对女性多不尊重啊。关键是人们觉得这很正常,不觉得是对女性人格的侮辱和不尊重,这很可怕。

 

记者:在对女性的态度上,东西方文化观念是有很大差距的。新西兰和中国文化

看待女性的角度也很不一样。希望你这部剧能给观众带来价值观的冲撞。请问导演和演员们对这个题材是怎样的反馈?

亚冰:我感觉演员们很有热情、很有积极性。这个话剧同过去排演的剧很不同,很有挑战性,它不像《电话谋杀案》是一个故事性很强的悬疑剧,但同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配·爱》这个剧更注重内心,我相信更能让引发大家的共鸣。

记者:请问《配•爱》是冰点剧社的第几部戏了?

亚冰:第五部。冰点剧社成立于2014年9月。我们的第一部话剧是“Nice to Meet you” ,也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这是剧社成立那年的作品。

第二部话剧是《常德路56号》。

第三部是《一个诗人的故事》, 这是根据诗人顾城的感情生活创作的。

第四部《电话谋杀案》是根据希区柯克经典悬疑电影改编的,这部剧可以说是口碑爆棚。

原创话剧加改编我们一共出了五部剧,基本上一年一部。2018年我们还受邀参加了奥克兰首届戏剧节,剧院里座无虚席。

 

记者:请问当年为何会想起成立话剧团呢?剧团的演员哪里来?他们有专业背景吗? 

亚冰:我们的导演和部分骨干有专业背景。但大部分演员都没有专业背景。剧社的目标是给奥克兰的话剧业余爱好者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同时用最贴近生活的原创话剧带给观众娱乐和启迪。

我们的演员各行各业的都有,有的在媒体工作,有在建筑业工作,有从事移民留学的,有游学的,有高级营销顾问,有餐厅经理,还有自由插画师、花艺助理师。大家性格迥异,但对话剧表演真的很感兴趣,他们孜孜不倦地学习、钻研舞台表演。你知道吗,我们剧社中还有获博士学位的呢!

剧社导演胡宽夏(右)和副导演周兆鑫是一对夫妻

 

记者:请问你们是怎么安排排练的?

亚冰:因为平时大家都有工作,我们只能周日排练,从下午一点排到晚上10点。

说实话,话剧本身让我们痴迷,因为你可以把生活中的故事搬到舞台上,忘记生活中的自己,从而成为另外一个人。

“在戏剧中忘掉自己,又找到自己”,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做话剧,实在是因为戏剧的魅力。

 

记者: 预祝你们演出成功!

亚冰: 谢谢!

《配·爱》中的五名女演员。左起:崔博华,徐萱,谢玉洁,方梓璇,金博晗 (亚冰提供图片)

 

佩璇:女性对自己的定位和认知很重要

北京舞蹈学院毕业的佩璇曾经出演了冰点剧社《一个诗人的故事》中诗人妻子的角色。她旁听了我对亚冰的采访,然后对我说了下面这段话。

我还没看过剧本和排练,我感觉亚冰是想通过这部剧来探讨和思考到底什么是婚姻、什么是爱情,尤其是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女性对自己的定位和认知,更多的是通过一部剧去反思吧,我觉得这很重要。

至于说表现形式,例如很荒诞啊,甚至有一点后现代想象,把时空都丢掉,放到未来的一个X国,我觉得这很有意思。这同我过去看到的冰点的戏剧不一样,它不是建立在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固定的场景和现实生活中,但反而贴近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中国的女性,基本是处于依附男性的地位,但很多女性认同依附男性这个观念。这真是对的吗?会一成不变吗? 

女性的特质很敏感、细腻。对情感的思索,也是探索我们心灵的历程,这非常必要。

参加《配·爱》和《电话谋杀案》的冰点剧社导演和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