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访日、澳和巴新,与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加强合作
|
印度总理莫迪5月19日展开为期六天的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三国访问行程。专家认为,莫迪想藉由巩固与西方国家和太平洋岛国的关系遏制中国的一带一路与蓝水海军,并利用主办二十国集团峰会(G20) 扮演发展中国家的代言人。
巩固与太平洋岛国关系以遏止中国影响力
莫迪5月19至25日出访日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三国,争取巩固印度与西方国家,特别是四方安全对话(Quad)成员国的关系,以及太平洋岛国的关系。
莫迪以观察员的身分在日本广岛参加5月19至5月20的七大工业国集团(G7)领袖高峰会,5月22日赴澳,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举行双边会谈,并将出席第三届印度-太平洋岛国合作论坛(FIPIC)。
印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谢钢(Srikanth Kondapalli)认为,莫迪此次出访的最大目的是巩固与太平洋岛国的关系,以抗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势力扩张。
他以邮件告诉美国之音,莫迪在其第一个任期就访问了斐济,但是由于当时印度没有军事基地或者足够的军力,无法出动海军在太平洋岛国行动,莫迪的态度比较谨慎。谢刚指出,现在印度与四方安全对话的其他三国立场一致,莫迪有足够的后盾可以对太平洋国家做更多承诺。其次,印度在太平洋地区有庞大的移民,莫迪对这个族群一直相当关注。而中国因素是莫迪最为在意的,因为王毅提出在太平洋国家进行警察培训,如果印度不插手,就可能会使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更加扩大。
曾经长期派驻印度的台湾开南大学国家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文甲认为,过去印度一直秉持着“不结盟”与“战略自主与平衡”的政策游走于印太战略及中俄战略协作之间,致使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无法提升抗中的力度,但是随着中国日益对印太区域施以地缘军事与政经的霸权压迫,让印度感到“印太有事,就是印度有事”的国家安全威胁感。
陈文甲指出,美国务卿布林肯本月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论坛上与帕劳及密克罗尼西亚签署新战略协议,将使到场主持的莫迪与美国在该地区形成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台湾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陈秉逵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表示,太平洋岛国确实是印度外交的新舞台,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者,台湾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筱甄表示,自从美中贸易战开打,制造业纷纷从中国移转到印度,未来印度将会取代部分中国制造的市场,因此印度参加G7峰会时与各国讨论有关投资、供应链布局、技术转移等议题,积极参与四方安全对话等民主国家的协商。
林筱甄告诉美国之音:“反过来说,印度也须负起四方对话国应有的义务,例如在海上围堵中国,但其实这并非印度的主力。印度除了可以在中印边境保持坚定的立场,但也不会开火。另一方面,印度愿意帮忙美国接管,进入太平洋岛国,以较低的风险换取四方对话国的信任及谅解。”
给自己留下第三条的道路。”
林筱甄表示,这次G7广岛峰会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到访,他下飞机后第一个会晤的国家领袖就是莫迪,可见得印度在西方与中俄之间的角色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