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为何大幅削减关税?下一步会如何?
|中美两国在本周一达成协议,暂停对彼此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90天。这一突破标志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今年1月上任以来发起的关税战有所缓和。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日内瓦举行的为期两天的中美闭门会谈后发表讲话
虽然特朗普最初宣布对大多数国家加征关税,但随后他又暂停了对大部分国家加征的关税——除了对美国最大的经济竞争对手中国。而中美之间针锋相对的关税瞬间升级为高额关税——美国对寻求进入该国市场的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关税,中国则寻求对进入该国市场的美国产品征收高达125%的关税。

中美双方说了些什么?
中美两国在5月12日本周一发布联合声明,宣布暂停加征关税。
此前,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为期两天的贸易谈判。在最近几周内,特朗普曾多次表示,中美两国的关税谈判正在进行中,但中方官员否认在日内瓦会谈之前存在任何正在进行的谈判。
今年四月下旬,韩国媒体《中央日报》独家披露,美国与中国已经就关税协议展开接触,双方官员于24日早晨于华盛顿展开了一场未公开的会面,媒体拍摄到中国高级官员及随行人员,进入美国财政部大楼的画面。
中美两国在周一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双方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可持续、长期、互利的经贸关系”的重要性。
声明称,两国将在本周三之前采取措施,以暂停大部分关税。
关税削减的具体条款是什么?
美国将其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从145%降至30%,而中国将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从125%降至10%。双方都降低了115%。
今年4月2日 – 特朗普声称的美国“解放日”,美国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对等关税”。此前,特朗普自本届任期开始就已对中国产品加征了20%的关税。此前加征关税的起因是特朗普指责中国应对其所谓的芬太尼危机负责——这场危机已危及数千美国人的性命,并导致数人死亡。
实际上,在4月2日,中国商品已被加征了54%的关税。
中国方面则对美国进口产品加征了34%的关税。随后,中美两国针锋相对,不断提高彼此的关税。最终,美国对中国征收145%的关税,而中国则对美国征收125%的关税。
5月12日,双方同意将4月2日及之后征收的所有关税降至10%。但如果将4月2日之前的关税计算在内,中国商品仍需缴纳30%的关税。此外,近年来,来自中国的特定产品(例如电动汽车、钢铁和铝等)被征收的关税甚至更高。
截至目前,所有关税暂停期仅为90天,届时将根据中美之间更广泛的贸易谈判结果进行审查。
这90天的暂停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中美两国根据联合声明同意建立一项机制,以继续就贸易关系进行磋商。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非洲项目副研究员卡洛斯·洛佩斯告诉半岛电视台记者:“这项举措意义重大,主要因为它反映了美国的战略撤退,而非美中关系总体轨迹的真正转变。”
洛佩斯的专业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和中国问题。他解释称,取消关税凸显了中国坚持立场,以迫使美国调整其做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取消关税标志着在深度互联的全球经济中,哗众取宠和单边主义的做法所具有的局限性。这是一次战术停顿,而非战略调整。”
特朗普为何要改变其关税策略?
洛佩斯表示,“这一逆转是对其国内经济压力的承认。”
他还表示,关税抬高了美国消费者的价格,并损害了关键制造业,尤其是那些依赖中国中间产品的制造业。
他说道,“尽管美国经济规模庞大,但若将其与全球供应链隔离,就将造成严重的附带损害。此外,特朗普总统热衷于通过谈判展现实力——但缺乏结构性或明确最终目标的谈判最终会暴露出其软弱。此次撤回关税的做法就反映了这种内在矛盾。”
洛佩斯表示,芬太尼以及中国在这种致命合成阿片类药物供应链中发挥的作用,从来都不是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主要因素。
查塔姆研究所的这位分析师指出,“芬太尼曾是公众讨论的一部分,但并非关税决定的根本驱动因素。它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政治信息议题,尤其是对美国国内受众而言”,“这里的核心动力是结构性的——供应链的相互依存、通胀担忧和选举考量,而不是毒品政策”。
双方建立了哪些机制来确保其效力?
在这项声明中,中美两国分别任命了谈判代表。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被任命为中方代表。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杰米森·格里尔则被任命为美方代表。
全球市场对这项协议有何反应?
本周一出台的声明引发股市和美元飙升。周二,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184.28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161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779.43点。
欧元下跌1.5%至1.1078美元。日元走弱,美元指数飙升2.1%至148.49。
在特朗普发出关税威胁之后,全球市场曾大幅下降。
中美贸易:更深层次的挑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长期以来,美国和中国一直在争夺经济主导地位,同时又相互依赖,并成为了对方主要的贸易伙伴。
根据经济复杂性观察组织(OEC)提供的数据,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并在2023年占到中国出口的12.9%。
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2023年,中国商品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4.8%。
这项贸易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价格实惠的产品,并使美国公司每年能从在中国的销售中赚取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中国从这种贸易关系中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出口额和数百万个就业岗位。美国金融服务公司高盛的分析师估计,如果美国继续与中国进行贸易战,中国可能有多达1600万个工作岗位面临风险。
但在美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重新评估这种经济关系。特朗普在其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以试图平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2024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2954亿美元,是其对所有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中的最高水平。
尽管中国领导层一直强调贸易战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但美国前总统乔·拜登却延续了特朗普的多项关税政策,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关税加征。
分析人士还提出了其他一些对双边贸易关系的担忧——包括对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提出的观点,其中包括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流失的担忧,以及对间谍活动以及违反知识产权的担忧。
因此,历届美国政府都加强了针对中国的出口审查,以防止美国敏感技术流向中国军方。
美国国会于2018年通过了一项法律,以允许总统控制被视为“军民两用”的美国产品出口,即可同时被用于商业或军事目的的出口。而中国被广泛视为该法案针对的主要目标。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