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教育机构卖文凭被TVNZ曝光

作者:毛 芃

为写这篇文章,我先后采访了NZQA副总裁Tim Fowler先生和中国驻奥克兰领事馆教育领事高宇航。

2009年8月20日晚,TVNZ 2台的Illegal New Zealand 节目播放了一档揭露华人留学中介同私立学校联合贩卖文凭的事。

节目中,记者用隐藏的摄像机拍摄了一个一天课都未上的“华人学生”如何花了12,000新币从一家留学中介和私立学校手中得到由新西兰NZQA(新西兰学历评估局)发放的新西兰商科文凭(NZBD / New Zealand Diploma in Business)。

节目显示,通过那家中介机构买一个不需NZQA认可的文凭,一天就可交货,费用6000新币;但如需要一个由NZQA发放的文凭,那就要花1万元以上。交了钱,12门课的所有作业(每门两篇论文)、每门课的中考成绩、终考成绩都会给你做出来,所有学生资料、包括各学科成绩在NZQA网站上都可以查到。

从节目中可以看到,教育学家、AUT大学副校长 David Brook博士对在新西兰居然可以花钱买到由政府机构发放的教育文凭大为震惊。

David Brook博士说,如果记者所报道的情况完全属实,那说明NZQA的机制存在严重问题。

制作该节目的记者Tony Wall说,国际教育产业是新西兰的重要支柱产业,这种买卖文凭事件不仅严重损害新西兰私立学校声誉,整个新西兰出口教育的声誉都受到严重损害。


NZQA是干什么的

NZQA管理着全国700多所私立学校。任何人要开办私立学校,都须到NZQA注册,在进行注册并得到对所开课程的批准后,方能开业。NZQA还负责对注册者所提供的课程进行评审,对学校进行定期审核。

目前,NZQA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注册者的诚信,因为NZQA不大可能对700多所学校所输送的每个学生的资料进行调查。

电视2台报道播出的第二天,NZQA就在其网站发布公告,宣布正在对节目揭发出的私立学校的“欺诈行为”进行调查。

公告说,NZQA已经从电视画面上辨别出涉案的学校和个人,并已通告警方。

公告说,NZQA规定,注册者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遵守NZQA的相关政策,并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注册资格有可能会被取消。

公告说,在对这个案子的正式调查结束后,NZQA将会采取适当行动。

NZQA还表示保护投诉人身份,不受理匿名举报。同时公布了联系电话:04 463 3000。

8月28日本周五,本记者就电视2台的报道对NZQA进行了采访。NZQA副总裁Tim Fowler先生就我的提问通过电子邮件做了回复。

他在回复中说:“NZQA 对Illegal NZ节目揭露的问题非常重视,如被证实属实,NZQA可以选择的处理方式之一是取消这家私立学校的注册资格。(NZQA takes very seriously the allegations made in Illegal NZ programme and if proven, one of the options available to NZQA is the de-registration of the PTE.

Fowler先生还说:“所有付费的国际学生的费用都会得到保障”。


业内人士揭内情

电视2台关于华人中介和学校联合贩卖假文凭的报道播出后。华社特别是留学生群体、留学中介和私立学校对此反映强烈。

本记者近日对一些国际学生、中介人员以及私立学校的市场人员做了采访。由于事件敏感,被采访者都要求不公布其身份。

中介A:买卖假文凭早已是行业中公开的秘密,大家不过都心照不宣罢了。

中介B:我相信NZQA早就了解这种现象的存在,但大概没有确凿的证据,也不好采取什么行动。但这一次,洋人记者抓住了确凿的证据。

中介C:我只能用“恶劣”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这种事情。这种行为的后果损害的不是某家私校和中介,整个私立学校和中介行业的声誉都会受影响。如果大家都对新西兰的文凭有怀疑,谁还愿意来这里读书?而且,这对整个华社的影响都很不好。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止一个被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被电视台曝光的这家学校其实“挺冤的”。

“因为有的学校卖文凭要比这家学校厉害得多”。

中介B:这家学校业务做的挺成功,学生有三、四百,完全不需要赚这个钱。但这种事,你做一件同做一百件的性质是一样的。你不能说做一百件违法,做一件就不违法。

中介A:你知道有的学校营销人员如何到我们那里做推广吗,他们居然说学生不用出勤上课就可以提供文凭。

一位在一家私立学校做市场的经理告诉本记者:有中介到他们学校问是否能保证学生都能通过考试;如有保证,他们就会把他们招来的学生送到该学校。

这位市场经理说:“有些学生刚来新西兰的时候很单纯,可惜碰到一些不良中介,这些中介为了多拉生意,就告诉学生们一些歪门邪道。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知道不努力也能包你通过考试、拿到文凭,有人就不肯好好努力了”。

学生A:在这里只要花钱,就能买到论文,都不用做作业。

学生B:不光是买论文和文凭,只要花钱,什么都买得到,包括学校录取通知书、三年成绩单、校长推荐信,甚至还能买到奥克兰总领事馆的证明、新西兰移民局的在读证明。


买卖文凭现象的生存土壤

任何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土壤。买卖文凭现象能成为“公开的秘密”,原因何在?

学生A:买文凭的现象其实只是存在于一个特殊群体中。来新西兰留学的学生分为两拨。一拨是正儿八经好好学习的学生。他们从语言学校读起,过了语言关,再读大学预科,读本科,有些还读研究生甚至读博士,他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过来的。 还有一拨呢,选择上私立学校,这些学生中也有很多很努力,他们是因为过不了大学要求的雅思成绩无法进入大学,他们中不少人学到一定阶段后,转学分进入公立大学。还有一些上私校的学生能是因为本身功课底子不好,或是本身就不喜欢读书。

中介A:要想进新西兰大学,雅思成绩平均分数必须达到6分,每门科目的最低成绩不得低于5.5 分。而进私校学一个学期也就是3个月,就可以转学分进入某大学。有人考不过,于是就买个商科文凭,这相当于走捷径。

学生B:我知道有的个别私校的学生,来了好四、五年了英文还说不成。天天沉湎于电脑游戏,还是同中国的网友一起玩,玩到夜里两三点才睡,第二天不起床上学。他生活在在新西兰,可身体的生物钟还是中国的。

中介A:我就有过早上打电话叫醒我的一个客户/学生起床的经历。那个孩子就是夜里玩电脑游戏,早上醒不来。

学生C:学生买文凭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这里混了几年什么都没混出来,无脸见爹娘,于是就拿个文凭回去哄父母。另外留学生回国也面临找工作的问题,如果没有文凭,怎么找工作呢?

中介B:我认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新西兰对留学生生源要求不高。澳洲要求申请留学的国际学生必须达到5分雅思成绩。现在,对来学语言的学生不要求有雅思成绩了,但签证的通过率只有30%,相比较起来,澳洲对留学生的要求要比新西兰严得多。

中介C:我觉得这是个挺复杂、涉及面挺广泛的问题。比如,有的中国家长对出国留学认识有误区,认为把孩子送出来孩子就能锻炼成长。事实上不是这回事。如果一个孩子在中国就天天玩电脑游戏、父母管不住,出了国,没有人管了,情况只能会更糟。

中介A:前两天,有位从中国来看儿子的母亲来我公司找我,想让我联系介绍给他儿子入读的那家学校,让她20岁的儿子通过考试。她说,她儿子早上起不了床去上学,所以功课没学好。我婉转拒绝她后,她居然问,为什么别的中介能做,你这里不能做,言外之意是嫌我们服务不好。你看,天下还有这样的母亲。


吸取教训

中介C:咱们华人在海外不是树大根深,因此更要守法,对违法的事情,边儿都不要沾。

中介B:不要以为在新西兰有钱就能办到一切,造假在西方社会是极大的耻辱。耍小聪明、占小便宜最终吃大亏的还是自己。

学生A:与其指责中介或是学校卖假文凭,不如学生们严格自律,努力学习。那些想买假文凭的学生们,想想你们每年花父母那么多钱不去上课,难道不心疼父母的血汗钱?


教育领事高宇航说

中国驻奥克兰领事馆的教育领事高宇航先生就电视2台关于华人学校卖文凭的报道接受了本记者的采访。他说:“我同中国留学生接触比较多,我认为绝大多数留学生都非常勤奋、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起事件是宗个案,我相信新西兰的有关机构会妥善处理。”

高领事说:“我们的绝大多数留学生都是在正规大学学习。新西兰的教育机构为培养中国留学生做了很多工作。从2000年起到现在(2009年),光是Unitec就培养了8000到一万名中国留学生。最高年份的时候,奥克兰大学约有中国学生3000人,梅西大学约有4000人。

“新西兰的私立学校都在新西兰教育部注册。作为中国政府驻外机构,我们不会干涉新西兰政府对于教育系统所出现问题的处理。

”从学术上来讲,新西兰的教育体系是非常好的。我们希望来新留学的中国学生珍惜在这里学习的大好机会,认真努力,争取做到学有所长。不但要学好专业,还要学好语言,学好这里的文化、历史、民俗,成为今后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

本文刊登于2009年8月29日《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