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诗社 · 对话】从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谈关于古代“士”

桃源诗社的诗友们时常讨论些历史、文化问题。8月5日上周日,大家讨论起了中国古代的“士”。盖因 诗友Ron (任之)分享了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他说王安石这篇文章很短,立意很高。
1-29

读孟尝君传

作者:王安石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⑥之,而卒赖⑦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②。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③,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④,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⑤,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⑧不至也。


Sam 殷: 

 

王安石言之有理。 但是,士,這個概念,本來就是包括雞鳴狗盜之徒的。

 

我理解的士,是有一技之長,懷有知遇之恩,爲侍主而兩肋插刀,踐行仗義之人。頗有墨家俠士色彩。

 

在中國本土的儒道文化中,士的層次,是在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君子之下的。王安石是一代大儒賢臣,他當然是看不起孟嘗君不求修身養性第一,而是廣養門客的做法。

 

kiwisword

士可杀不可辱,蛮有贵族情怀。

 

“士”需不需要官方的认可、册封? 还是自封的? 感觉士与西方的贵族相似。

 

Sam


士,更像是貴族門下的武官,護衛。踐行仗義,爲侍主忠心,必要時獻出生命,是”士”的精神特征。

.

個人理解, 士與仕是承繼關係,但有點不同

 

任之~Ron


我的理解,士,指那些有才华、技艺、文采、武功、技术、专长的人才。

 

从孟尝君传可以看出,他门下的士,就是包含了上述的形形色色各种人才。

 

Sam  


是的。但是,士所擁有的這些技能才華,在儒道一體的中華本土化信仰中,是比最高目標“道”,次之目標“德”,再次之目標“法”的層次之下的,是低級層面的”術”的範疇。

 

在儒道價值體系看來,一個士如果有好技能才華,但”道、德、法“的修養不高,那麽這樣的士,就沒有達到君子賢人的高度,所擁有的才華,不過是奇技淫巧,與雞鳴狗盜之徒無異也。這是上文王安石表達的意思。


王安石並非否定士的價值,而是強調他儒家的修身治世之道法術器等級價值觀。

 

Rickgee

儒家就是儒家,道家就是道家,儒道從來不是一體。儒家是入世,道家是出世。
後來有些學說融合各家學說,另成體系。如,宋明理學,融合儒釋道。

 

Sam

謝謝補充。就中華文化整體而言,道儒的確是一體的,互為支撐著中國人的文化精神。

.

東漢末釋家傳入,到隋唐鼎盛,形成儒釋道三家和一的局面,成為中國人的精神哲學體系。

.

儒釋道三者中,道是底色。儒家思想是從道的價值體系中重構出來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有爲的價值觀。

.

釋家能在儒家道家的中華本土文化磨合移植下來,就是因為“道”是根基。

.

所以王重陽説:“ 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Rickgee

王安石對士的解釋較嚴。他認為真正得一士,可以抗秦。不就是只是幫助孟嘗君逃避禍害。

.

從那篇文章上面註解 翻案 兩字,得知王安石對孟嘗君的食客,稱之為士,有很大的意見。

 

Image result for 士大夫

1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