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海外专家看中国经济症结(3):各种失衡导致危机

近日,毛传媒收到一位关注中国经济问题的海外华人经济学家的来稿。因为原文较长,为阅读方便,特分几部分发表。 – 编辑

”这个专家写得非常好,讲得非常全面,水平很高!“ – 飞雪

【经济评论】海外专家看中国经济症结(1):从公有制计划经济到公有制市场经济

【经济评论】海外专家看中国经济症结(2):硬基建边际效率下行,软基建畸形


二、

今年中国家庭消费居然跌到占GDP不到40%(全球平均50%,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平均60%以上),同时政府消费居然高达20%,而政府主导的投资近40%(世界政府平均消费15%之内、其主导的投资
20%之内),中外反差颠覆了基本的市场经济之常识和规律。

这种颠覆体现在城市化率与城市户口率之差达20%之多。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身心之间基本信用成本高升、停滞、甚至反向信用;要知道失去了信用,社会运行的目的便失去了价值意义。
更可悲的是常常拿城市化率自我美化。而背后却是2-3亿农民工效率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价格发现。5-6亿农民的保障没有得到应有的覆盖。

好比先让农民像马一样拉动火车,当火车启动跑起来后,便不让农民上车,请问这是道义的吗?这是社会主义的吗?这是现代化的吗?

由于这种低人权、低环保的深度失衡,直接、间接导致今天中美把贸易冲突上升到了地缘政治、价值理念的冲突上了,而且GDP的消费动力基本停火,这显然是最坏的一种可能趋势。

从新老基建到新老三样(注释)出口,最新的刚刚又转到突然救市,依然是房地产、股市,依然是升级了的供给侧改革,或许可以对冲一些美联储的降息冲击,但是无疑再次加大了国有化趋势,这与前几次的环保一票否决、五险一金补齐、社融整顿、支付公司整顿、教培整顿等实质效果一样,是一个隐藏了的国有化。

我没有所有制歧视,但是对于公有制的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的三权分置及其专业化、三公化(公开、公平、公正)、程序化、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我是有基本要求的,否则,无异于贪腐和流失,从公有流失到非公有我反对,而从非公有流失到公有一样被我反对。这不仅违反所有制平等,也违反公平交易,而且还是又一次失去契约责权利对称的交易,总体效率哪能不下行呢?

大航海、工业化以来,大清朝一改晚明朝晚期多口通商为一口通商,先是清廷对外贸易的代理人“广州十三行”官商结合VS大英东印度公司之官商结合之贸易形式,先是中国出口多、进口少,进而长期贸易不平衡,那时也是因农耕中国中产始终塌陷,老百姓没钱消费,少数权贵即使花天酒地消费总量也不够。

终于1820年代前后双方都取消了官商结合的代理机制。

之后大英对大清贸易变成了走私、信贷、工业品三位一体,背后是大英基本建成中产社会,而大清还是一个“点线型”社会即一点权贵、其余都是一线的贫困社会,很快不同维度的打击让大清变成了赤字,结果就
演变成了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运动姗姗来迟,此时大清顺理成章政府主导,但是重重(钢铁机械动力等母工业)、重化(重装备和化工业)与重轻(即装备和棉纺服装家具家电等轻工业)比例失调,民资、官资、三资(中外合资、合作以及外商独资)又失衡,最终撇腿马撇死了洋务运动。

新中国一五计划再次政府主导,也是重重,而且公有制计划经济起来,更快地导致三年自然灾害等。
历史上这些重大周期性灾害,在中国工业化历史上可谓教训深刻。

除了这些大周期外,1970年代末期、1980年代末期、1990年代末期、2000年代末期、2010年代等一系列中型周期危机,无不是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大支柱发展失衡、产业结构失衡,进而导致所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这所谓的三权分置在分工合作上失序、失范

而三权分置,是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的基础;有了三权分立,也才有决策、执行、监督之三权分离。

一般来说,进出口差归于0算是正常,而赤字或盈余超GDP3%都算是较为严重的失衡,而中国入世后一度超10%,这算是严重失衡,自然体现的是近两百年追赶型经济体、尤其是这七十年中的三十年公有制市场经济体之长期的所有制、要素权益、市场准入、国民市民待遇之二元分化逆向螺旋造成的。

相比市场失衡,政府主导的失衡往往还被强行掩盖,往往2-3年的可掩盖,但中长期失衡则难以掩盖,最终难以遏制中长期的经济、社会、政治三位一体的爆发。

在“打天下、坐天下”的体制机制加上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公有制市场经济下,即使有一定的自由竞争,但是其背后的测地线却是全面、长期的自上而下的层层下达、层层剥皮、层层攫取,这与选票民主、私有制市场经济之自下而上的自由契约、层层可能的包容趋势不同。攫取模式以牺牲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达到少数精英的利益最大化;包容模式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改革红利,提升整体社会的福利。

教训总结起来就是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陈云所讲,一要建设、二要吃饭、三要紧平衡;即在有限的资源下统筹兼顾国家发展与民生,而这决定了社会和经济发展必须基于契约经济的诚信经济、信用经济和法治经济。

(未完待读)


注释:“新老三样”

“新老三样”是指中国在不同时期出口的三种主要产品。老三样一般指的是过去中国主要出口的传统工业产品,包括:纺织品、服装、和鞋类。而新三样则指的是近些年中国崛起的新型出口产品,主要包括:手机、家电(如空调、冰箱等),和汽车。这反映了中国从依赖轻工业产品的出口,逐渐转向以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