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本来社会主义就有多种,西方语境下极右与极左相伴而生

1、苏中极左社会主义已经走进了历史

本来社会主义就有多种。极左的马恩主义发展到列宁和斯大林主义之后,到了斯大林之死是第一次盛极而衰。中国的毛泽东和刘少奇对之有所调整,不过苏联还是在赫鲁晓夫的“修正”、戈尔巴乔夫的右倾、勃列日涅夫等的保守之忽左忽右下垮了,而中国的国企和人民公社则被邓小平改革开放了。

即使习主席上任后多次提出两个互不否定,即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其目的还是抓公有制企业和资源,以便更强更主导;只要党掌控一切、定于一尊、国企为中心、稳定压倒一切,不惜提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和“两个确立”;或者,不管什么姓资、姓社方式方法,还是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然而持续七年的中美贸易战,公私两种所有制的对立、中美两个价值观的对立、谁主沉浮的对立,台海利益的对立; 这些大背景下,东西方博弈即使东方胜出,传统社会主义也是式微,正反都在式微。


2、美国民主社会主义在极右资本主义之后或会粉墨登场

纽约社会主义不改变私有制、不改变市场经济,顶多增加托底、扩中、拔高之社保递进体系;最多是民主党的福利还是共和党的发展哪个优先的问题。

纽约新市长马姆达尼

在大数据平台、智能化平台下,资本、资本之信本、宗本更靠近少数权贵,如果不改变,将来更多人焦虑。但美国优势式微,川普的MAGA先一步成功营销,但不等于老成功。

当前的差异,在知本、资本、权本之外,还增加了年龄阶层上的财富差异,但顶多是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党中的民主社会主义麦凯恩主义,现在看来其似乎后继有人。

工业化以来的西方阶级历史,极右对极左,都会轮番,这乃经济社会政治周期律也。

哪里会只有极右,没有极左呢?


3、美国语境下的极右极右

奥巴马也谈改变,从左的角度改变,比如平价医保法案;川普也谈改变,减税加关,从右的角度改变,各自各的极化。从来极化都是对称的,也会物极必反,哪有单向度而不反的呢?

比如给资本减免税或让资本增加投入不是有利于就业吗?而直接给穷人福利增加消费不是也有利吗?
市场与社会是复杂的,凭感觉凭立场先行难免。

好在信息网络化、智能化正与时俱进;这也迫使左右都在与时俱进,一方面用传统眼光妖魔化对方,另一方面各自也都在悄然改变。共和党发展到了川普主义,民主党可能也会让麦凯恩主义换一个马甲 – 即都不能完全忽视对方,忽视其进步。

对比中国,美国资本以为或需要更自由、更低成本;而应对美国贫富分化,美国劳工或越智能化也要有托底。


4、未来谁主沉浮

每个国家内部都有阶级斗争,外部都有主权利益之争,出现国际主义的时候,既有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也有资本主义的全球化,那是因为当时都有利于自己党派的一面。

但物极必反,都会出现不那么利于自己的一面。

川普的共和党现在领先民主党,民主党中纽约派崛起,希拉克、佩洛西等老牌政客塌陷或被告别。

过去无论拜登还是川普,都左右打中美贸易战、关税战、科技战,将来或依然持续。中期选举,即使共和国优势不再,但川普几年之后,共和党或还勉强再执政。

但无论如何劳工利益损害到极端化,还是可能被重振,再一个五年、即七八年之后民主党或获会重登大位。

中国假设这七八年不战而告知全世界台湾回归,对自然人和法人可办理中国身份确认,对国家主权可分十五年逐步确认,如果这样,中美博弈或不会核战;否则,仗难免,核战不知道。

但公有制计划经济将一去不复回。

民主社会主义不会不要发展,但还是希望从福利中先分发展一杯羹,保守资本主义也不会不要福利,或为资本轻装上阵而更看重效率,以便获得更多。

难道社会主义不是这样吗?这世界上没有号称只要死不要生的宗教与革命。

(2025年11月8日)


标签:

你的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