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无依之地》:都市人寻找灵魂绿洲的集体心灵呼唤

3月5日,毛传媒发表了奥克兰作者“墙头草”的评论文章《是谁成就了赵婷和她的获奖影片?说起来令人吃惊》。墙头草的文章在毛传媒读者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本文摘选路博士、三木先生、小林、理查德、里奥等网友的发言内容。- 编辑

《无依之地》:要的绝不仅仅是票房

作者:路博士

《无依之地》这部电影能够走到今天,核心人物是弗朗西丝·麦克多曼德(Frances McDormand)。她看好原著小说,觉得自己是不二的女主,买下版权,开始寻找导演;而赵婷的思想特质和生命状态(离异家庭、少年时离开故土、游离无锚的自在)以及她以前导演的影片如《骑士》的电影风格,也许还有年轻导演的可塑性,恰好符合麦克多曼德的选择条件。

麦克多曼德从1984年开始就是美国著名导演科恩兄弟中老大乔尔·科恩(Joel Coen )的太太,她对电影运营的把控非常到位,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以及如何得到;她要的绝不仅仅是票房,她每一部作品都是可以主导的自我实现和理念彰显。

另外,不能认为麦克多曼德在《三个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颁奖时说过两个词“inclusion rider”,就简单认为她是政治正确的信奉者。她自己说她是在颁奖一周前才听到这个词,可见她不是一个持续的运动内人士。

Image麦克多曼德在奥斯卡颁奖礼上


作为女性,提携和强调女性的权利非常自然,而且老派的女权主义者未必与现在经过“进化”的左派站在一起。从麦克多曼德以前参演的若干部电影所体现的深层含义,包括《无依之地》,都说明她对全球化、集体主义、正确范式的逆反,对个体自由的坚守,甚至用非常规的、冷暴力的方式,对抗新威权的归一化和技术化的大潮流。


美国有不少像麦克多曼德这样“复杂”的白人存在,也许是政治上的“左”“右”混合,也许是左皮右骨,也许是左骨右皮;他们左的时候是为了能够主导左派运动、避免极左,他们在传统意义上的左派和右派之间摇摆,成为美国发展的砥柱。
另外,麦克多曼德主演的《三个广告牌》这部影片,就是对美国小镇底层的红脖子阶层及其行为特征的颂歌,这自然非常不符合好莱坞左派的口味。


1998年初颁发奥斯卡奖时,《三个广告牌》(豆瓣8.7分)输给了《水形物语》(豆瓣7.2分),我觉得是受政治正确的影响。而且近年很多西方获奖的影片都是如此,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未免拉低了电影创作的质量标准。


Image麦克多曼德在影片《三个广告牌》中

赵婷的几部作品都是自己编剧和导演,她的率真,她的活法,她的执爱,她的勤奋,都值得点赞,她在西方社会的二十多年真的没有白过。

遇到她这样的人,任何正直善良的西方人都会爱护和提携,视为同道,这是文明的自然表现,与双方的左右立场无关,也远远超过了政治正确的狭隘约束

但我还是要说《无依之地》比《三块广告牌》在各个方面都差一些,而且这部电影还是主要靠 McDormand的推动才走到今天。接下来几年,赵婷会得到很多机会, 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她能否展示更好的功力。


 Nomadland:直击西方人灵魂的影片   

作者:三 木

Nomadland, 单单这个片名,就击中了西方人的灵魂。配上美国人因遇到经济衰退困境出走西部荒漠的故事情节,一定会打动人心。

网上看了这部电影的预告和故事情节简介,从Jessica Bruder的小说原著 “Nomadland: 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到影片本身,题目都离不开“Nomaland”( 游牧之地)一词,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圣经》故事。


在《圣经》的记载中,为摆脱在埃及为奴的命运,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在西奈山旷野流浪四十年,经历磨难,练就信心,为挺进应许之迦南美地铺平了道路。
因经济衰退而出走美国西部荒漠的故事情节,通过Nomadland这一词语的提示,在心灵体验上, 很好地与美国人心底的古老信仰相对接,产生了灵魂上的共振。


个人认为,这是此片打动西方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估计东方人看此片的感受,可能同西方人完全不同。

影片表达的内容正好反应了受全球化冲击之下的现实,击中了美国内陆铁锈带之痛,主角弗恩带着失夫失业的伤痛,出走西部荒野游牧之地,在露营与打零工中,一路遇到很多人,各自都有自己的伤痛故事,都是驾着房车,在野营流浪中寻求医治,企图寻求到灵魂上的平安。


此外,《无依之地》也阐发了现代都市人的情绪:朝九晚五,为工作、为家庭、为钱财,忙碌半生,灵魂变得麻木荒芜,身如枯槁、心如死灰之间,仍有一丝不死的希望升起:要逃离此钢筋水泥丛林,去到荒野流浪。


《无依之地》实际上是现代都市人逃离奴役,投奔自由的集体心灵呼唤。


Image

所以,- 你终于理解了城市马拉松的魅力;

理解了登山越野跑对城市人的致命诱惑;

理解了全球各地的徒步爱好者,来新西兰的十大野外步道,连续负重徒步几天几夜,住荒山野岭上的简易小屋,喝山泉解渴,烧柴取暖,在荒野冒险与体力汗水极限中,乐此不疲;

理解了为何新西兰国家公园中帐篷遍地,一年四季人满为患;-理解了为何那么多人喜欢租或买上一个大篷车,在南北岛上流浪旅游上十几天、几个月、甚至整年;

理解了为何有人将房子卖了,买一条船,终年住在船上,随时可以“浮桴于海”。

从挪亚方舟在大洪水退去后落在亚拉腊山;到以色列人经四十年旷野历练后挺进迦南美地;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库克船长发现并环绕新西兰,到清教徒乘五月花号登上北美洲大陆,人类重复的都是同一件事:为获得生命的拯救,寻找那片灵魂的绿洲。

Image外国游客在新西兰南岛的公路上


 Nomadland:导演为何是华人赵婷   

作者:小林、Dan、理查德、里奥

小林:关于为何选择赵婷做导演,我觉得麦克多曼德(Frances McDormand)在很多场合和访谈裡的解释已经很清楚了。他们两人都是美国电影独立精神奖的获奖者,可以说是惺惺相惜。

赵婷导演的获奖影片《骑士》(The Rider)同《无依之地》有很顺滑的承接关系。从我个人观感来说,两部片子气质上很吻合。


当然,从技术上来说,我觉得赵婷也没有逃过新进导演用力过猛、太过个人化的问题,毕竟还年轻。

这是一部小成本的独立制作,这种电影题材通常不可能赚大钱。欧洲导演的这类作品尤其多。像拉斯冯提尔拍《反基督徒》的时候,简直就是直接向市场宣战。


Image赵婷在《骑士》拍摄现场

Dan:我不觉得选赵婷和中国票房、政治正确有多大关系。我看过一些对赵婷的采访,觉得她的思维、观点很国际化或者说很西方化,这种感觉让我完全不会把她、她的电影和她的中国人背景联系起来。当人们问到她出生背景时,她表现的很自然、率真。

Image赵  婷

理查德:我不认为这种小成本电影选用华裔做导演是出于票房考虑。小成本电影主要考量还是文化遗产和艺术性,并非市场,《无依之地》不是商业片,是很西方的电影,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很文青气,估计绝大多数中国观众不会喜欢。

里奥:这完全是一部美式电影,能获奖和导演是谁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导演是华裔,并未让这部电影有额外、例外的特点。不过中文主流媒体的反馈是,此电影反映了美国梦的破灭和美资本的败坏,揭露了美国中下层阶级的挣扎。

吉米: 我没有看这部片,也没打算要看。我想《无依之地》之所以能够成为中文圈的热点讨论话题,主要是因为导演是中国血统。其实,类似这种题材的影片在欧美国家很多,表现小人物的处境及反抗等待。

“三块广告牌”我到看过,去年还是前年的joker似乎更深刻反映现实的社会,我到印象深刻。


标签: